【科普营养减肥】 测试一下,你对肥胖是不是有误解?! 降血糖、减肥胖、补营养 营养均衡的健康主食就吃徐教寿® +徐教寿微信:xchy007 “生命只有一次,你要好好珍重”——今日份心灵鸡汤。 很多人减肥。跑来问我各种代餐粉、代餐饼干、酵素、减肥药、特殊饮食、运动方法的朋友,开始井喷。 减肥当然是件好事儿,毕竟,肥胖是导致非传染性疾病(慢性病)的最强杀手,如果再加上吸烟饮酒,那就是杀手中的 007(詹姆斯邦德)。对于任何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痛风、某些癌症的患者而言,减肥,意味着逆转疾病和重生。 不过呢,大多数人,对于肥胖是有误解的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:
不把这四件事弄清楚,你的减肥极有可能会走入误区,你会面临:体重减轻-反弹-更重-再减肥-再反弹-比更重还重……的恶性循环,我们称之为“溜溜球效应”(体重的忽上忽下),溜溜球效应的可怕之处在于:会加重代谢损伤,让内分泌紊乱,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真正的“易胖体质”,并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……我猜你不想得上述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。不过,一旦出现了胰岛素抵抗,那~ 可就不好说了 ![]() ▍误区一:肥胖=营养过剩 你知道吗?肥胖,表面上是营养过剩,实则是“营养不良”(malnutrition)! 在世界卫生组织(WHO)官网上,「肥胖」这个词条,是被列入「营养不良」项下的: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一词包括三类情况:一种是“营养不足”,包括消瘦(相对于身高体重过轻)、发育迟缓(相对于年龄身高不足)、体重不足(相对年龄体重过轻);第二种是微量营养素缺乏或不足(缺乏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)、或者微量营养素过量;第三种是超重、肥胖及饮食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(如心脏病,中风,糖尿病和某些癌症)。 怎样?第一条测试,你过关了吗?是不是还是有些费解?我小小提示你一下:目前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,都是针对正常体重人群的。对于体重超标的朋友,某些微量营养素会因为体重大而相对不足,更何况肥胖是一种炎性状态(肥胖是疾病,望周知),疾病状态下,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本身就比健康人群更高。 ▍误区二:超重=肥胖 超重≠肥胖,超重与肥胖的界定,既往的文章里已经说过很多,这里再解释一遍: WHO 使用体重指数(BMI)来评估以个体身高为基础的体重情况,这是判定成年人体重超重与否最简单和粗略的指标,计算公式为:BMI(kg/m2) = 体重(kg)÷ 身高2(m2)。 例如:身高1.70米、体重60公斤的人,BMI = 60÷(1.70×1.70),计算结果为 20.76,约等于20.8。 对于成年人(不论性别),BMI ≥ 25 为超重,BMI ≥ 30 为肥胖。 另外,可以结合「腰臀比」自我测评。腰臀比(即:腰围÷臀围的比值)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有效指标,结合BMI一起,能更准确判定成年人的体重健康程度。 至于未成年人,超重/肥胖与否,需要通过生长曲线来评估,而且分5岁以下和5岁以上两个群体,标准略有差异。今天就不细说了。 ▍误区三:减肥=体重减轻 这样的对话,你一定不陌生: “昨晚吃了一顿火锅,今早一称体重,重了两斤!” “我昨天就吃了一顿饭,今天瘦了1斤呢!” “蒸桑拿减肥!每次蒸完都能瘦两斤,还排毒!” 首先,每次看到排毒二字,我就忍不住想问说这话的人:你是毒蜘蛛还是毒蛇?哪儿那么多毒要排?能不能不要再用这么没水平没feel的词了? 而上述对话所犯的共同错误,是:误以为体重增加一定是增肥,体重减轻一定是减肥……事实上,我们说的减肥,是身体成分的改变:脂肪组织比例的降低,瘦组织比例的升高。绝不是一顿饭在肠腔内停留所致的体重数字改变,也不是水分丢失带来的体重减轻。绝大多数24小时内的体重减轻,都是水分的丢失或进食量减少带来的肠腔内容物的减少,包括但不限于蒸桑拿、少吃、偶尔一次的短距离跑步等。毕竟,我们看待身体脂肪的减少情况,是要放眼”一段时间“的。哪怕只是看体重的变化情况,也要看半个月~一个月~两个月~三个月……直到半年内的减少情况和反弹情况。 说白了,不管是通过什么方法减少了多少斤体重,只要短期内迅速反弹回来了,都视同减肥失败!持续不少于半年的体重匀速减少且不反弹,才是真正的减肥成功。 事实上,任何的运动形式,都包含了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,只不过是在不同强度和耗氧情况下,三大物质氧化的比例在改变。所以,任何的减重,一定会包含了水分、碳水化合物、肌肉和脂肪的共同流失,而不可能都来自脂肪。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减肥的时候同时要加强抗阻、增肌训练的原因,就是为了对抗肌肉的丢失。当然,饮食也要跟得上,毕竟肌肉纤维重塑需要能量来源,更需要蛋白质。 什么情况下,你应该感到欣喜(看到了减肥的美好效果)? 皮下脂肪在减少,体型开始有了轮廓,肌肉变得充实有力量,穿上紧身裤紧身衣的时候,竟然有了隐隐的线条……所以,对于BMI原本并不超标,但是开始合理饮食+运动的朋友,你会发现:体重有可能没见轻多少,但是你可以穿上小一号的衣服了——你的肌肉量在保持甚至增加,而你的体脂肪率在降低!Bingo! ▍误区四:减肥=不吃主食不吃肉 好像很多人都跟主食有仇。特别是近些年自媒体发展加快以后,鼓吹”大米白面有毒“的人如雨后春笋(夏天的蚊蝇)一样层出不穷。我身边的朋友、患者、包括医生护士,都跑来问我是不是减肥不能吃米饭,还有人坚持认为中国人就是因为吃米饭吃出了糖尿病。 我就问两句话:
减肥的要义,特别简单,就一个公式:能量摄入<能量消耗,万变不离其宗!来自主食、豆类、蔬菜、水果、奶类、添加糖等食物的碳水化合物,来自肉蛋奶豆鱼虾的蛋白质,以及来自动物和植物的油脂类,是供能的三大营养素,只要这三样的总和提供的能量小于你的日常消耗,你就是会掉体重,毫无悬念!如果没有掉,要么还是吃得多,要么还是动得不足,没有意外! 在全世界专业团体更新膳食指南之前,还是请乖乖吃点儿碳水吧(来自主食+根茎类蔬菜+豆类+水果+奶类)。至于一些流行的观点,背后总有缘由的,我们还是擦亮双眼,拭目以待为好。毕竟,大脑和红细胞需要可以快速供能的碳水化合物,否则会造成氧化损伤——脑子要是不好使了,可是个大事儿! 不吃肉同样是偏激的。当然,如果你可以通过奶制品、豆制品、蛋类、鱼虾来获得每日所需的蛋白质,也是OK的,就怕你膳食蛋白质摄入太少,不够身体的蛋白质损耗——如果体重也在降低,势必包含了一定量的肌肉的丢失,就算 BMI 减到了正常,还是有”隐性肥胖“的风险(当然,我随口说说不算,要根据身体成分测量结果来判定)。 认真强调一下:你最应该减少的,是添加糖和深加工食品,尤其是高糖高脂的深加工食品。它们才是我们增肥的帮凶。它们不仅会通过自身的高热量帮你体重涨涨涨,还会趁着你大快朵颐潜移默化地损伤代谢,并在大脑形成”记忆“,勾引你总是不可遏制地”思念“它们……直到把你变成易胖体质。 降血糖、减肥胖主食就吃徐教寿® 主食换个吃法: 徐教寿微信:xchy007 营养专家的一个忠告 营养专家郑重提醒你:多吃全谷物,远离疾病! 研究营养治疗疾病 我们是认真的
中国营养治疗网 官网:www.zhilu.org 公众号:YYZL315 把大米换成《徐教寿五谷粮品》全谷配方米, 不仅血糖好 还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! 减肥瘦体、有助长寿、全面补充营养 ![]() |